首页

国内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30 01:51:28 作者: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浏览量:67006

  【东盟专线】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中新社南宁5月29日电 (俞靖)5月29日,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仪式暨2025年中外儿童庆“六一”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与中国师生以非遗体验和友城交流为载体,共赴文化之约。

  此次活动以“童心同行 外事筑梦”为主题。活动上,“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式揭牌,广西校方与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代表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该协议明确将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教师研修、学生跨国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知道绣球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学生通过手工激发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副校长阮氏金莺表示,越南广宁省与广西人文相通,中方教学中重视本土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邀中方赴越深度交流,助力越中学子增进情谊。

  在活动非遗共创展区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人唐纯翠向海外学子展示壮族香囊“麽乜”缝制技艺。她介绍,壮族人有在端午节制作“麽乜”的习俗,寓意为吉祥平安,青少年们亲手将艾草等药材手工缝制进带有壮锦纹饰布料中,在透着药材香气的“麽乜”里,感受壮乡“非遗”魅力。

  活动中,中外青少年共同参观了广西国际友城展示厅,通过外事礼品和重要外事活动影像资料,了解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的友好往来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建立数十对国际友好学校,年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超百场。目前,广西正整合外事资源,致力于构建联通中越两国的跨国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让青少年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英国102岁老奶奶跳伞庆生 成为英国最年长跳伞者

“桂林艺术节的体验之旅短暂又美好。视频发布后,引起世界各国网友的关注和好奇。大家在评论区纷纷点赞、询问‘这是在哪里’‘是过什么节日吗’。”乔萨里说,作为一个“戏外”的观众,通过这次艺术节的体验,她看到了中国很多独特的文化。

帝霸

与此同时,在洛川县凤栖街道芦白村的陕西方旭科技创新园基地,卢王斌正带领工人抢抓农时进行着卸袋工作。“每年金秋时节都是最忙碌又开心的时候,看着一个个红嘟嘟的苹果,内心无比满足和喜悦。”卢王斌说。

游客在大牯牛山“纵火烧山”?官方通报:12人被处罚

今年活动以“扶残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重点开展科技助残行动、“助残就业桂在行动”系列活动、健康助残行动、残疾人权益保护和无障碍环境督导体验活动、“八桂助残”志愿服务行动、公益助残项目、为残疾人送温暖活动等七大活动。

第一观察·现场|复交两个月后,中瑙两国元首在北京会面

为弥补肉牛产业发展短板,2023年,西吉县招商引资7000多万元,实施肉牛养殖暨牛羊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在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周边新建了一座屠宰场、建成并启用了两个屠宰车间,整个建设过程带动了200多人就业、为日常运营创造了30多个岗位。

焦点访谈:加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让群众在家门口有“医”靠

据悉,此次青藏铁路申中特大桥机械化清筛施工作业共有100余名职工参与,配属桥隧清筛机、捣固车、物料车等8台大型养路机械,桥梁上下行施工作业计划共7.584公里,预计11月中旬全部完成,施工后将进一步改善桥梁铁路线路稳定性,大大提升旅客乘车舒适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